书香墨香校园
书香墨香| 初读《周国平论教育-守护人性》有感
书是精神文化、思想意识构建的世界。徜徉在书的海洋中,不仅是对灵魂与思想的充实,更是对精神与思维的拓展。作为一名教师,我们更应该从书籍中汲取养料,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,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。我利用暑期空闲,品读周国平的《守护人性》,让我获益良多。
周国平不是教育者,更不是教育家,作为一名哲学工作者,却能结合自己的哲学领域,能联系当前的社会教育体系,思考教育方面的问题,并有所成就。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件幸事,更是一种鞭笞。身处在教育第一线教师们,很多只有教育改革之心念,在教育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常常不敢出声,总是抱着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的心态。当然,教育的改革不是几个人花几年时间就能完成的,它是一个艰巨的大工程,需要更多的人来发现我国教育的痼疾,集力慢慢改变我国的教育现状。相比周国平,我们有些苟且,面对种种教育痼疾,却无力去做些什么。
周国平的《守护人性》,大胆写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弊端和种种无奈。我们一面说减负,一面还在为了分数做挣扎,不仅累了孩子、苦了家长,更为难了老师。想象下一个小学生每天要参加至少三个补习班,完成数小时才能写完的作业,考试考不好老师不满意,父母也责怪,这样的教育有意义吗?还有人性可言吗?不以成绩论排名,不以分数定输赢,能力远远比学历更重要的境界。这样教育才是一种理想的事业,教师才能够把握未来的教育方向,预知未来教育发展的特点,才能让中国的教育看到曙光,让教育改革站得更高、望得更远。
《守护人性》这本书从不同角度,用朴实而哲理的语言告诉我“教育”的真正意义是尊重人性。通读全书,我为书中的哲理吸引,也受益匪浅。今后我会用真诚呵护纯真;用智慧孕育成长;用真情开启心灵;用希冀放飞理想!作为教师,我的理想就是站在讲台上散发我的青春活力,我的爱是激发学生奋发成才的巨大的教育力量,我的情则是为了实现孩子那充满幻想的未来。我一直正确对待教师责任,我秉承“传道、授业、解惑”,不仅传授学生知识,更教学生做人道理。我因材施教,诲人不倦,让学生个性张扬、激情勃发。我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去擦亮学生期待的目光,我用书中那些质朴的哲理去点燃学生的希望。
“吾日三醒吾身”,在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,以此获得学生的高度信任,成为学生心中最亲近的人,这样才能真正把“守护人性”刻在学生心坎上。学生如花,是花终会开。老师就是那缕春风,静听花开的声音。读完《守护人性》,我发现我更加爱上了这三尺讲台,也爱上了学生们的淳朴。我在心底里默默承诺,今生不为别的,就为这些天真无邪的学生,我也要把教师这份工作做好。
读一本好书征文供稿:三明农校陈晓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