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园快递
老区农人“充电”忙 短视频直播拓新途 ——2025年三明市老区农民实用技术(电商直播及短视频运营)培训班圆满收官
八月末,已过立秋,学习热情却在老区农人间持续升温。8 月 30 日,由三明市民政局主办、三明市农业学校承办的 2025 年三明市老区农民实用技术(电商直播及短视频运营)培训班,在 6 天的充实教学后顺利结业。55 名来自全市各县(市、区)的老区农人带着满满收获,踏上用 “新技能” 赋能家乡农业的新征程,三明市农业学校也在乡村人才培育工作实绩上再添一笔。
国家二级电子商务师、福建省电子商务考评员陈汉龙,是这场 “技能充电” 的专业引路人。“一个团队就是一个小直播间!” 陈汉龙老师的课堂上,没有枯燥的单向灌输,取而代之的是热闹的分组探究。理论课上,他踩着行业 “热点” 走 —— 从当下最火的直播电商趋势,讲到直播间里主播、运营、场控的分工配合;从不同平台的定位差异,到不能触碰的合规 “红线”,每一个知识点都紧扣农人实际需求。聊到短视频,他更是手把手拆解 “爆款逻辑”:脚本怎么写才能留住观众?拍摄时用 “近景拍细节、全景展环境” 的构图技巧有多重要?运镜和剪辑如何让农产品 “活” 起来?一个个真实的农产品带货案例,把抽象的专业知识变成了 “看得见、学得来” 的实用方法。
实操环节更是 “干货满满”。教室里,学员们拿着手机、架起补光灯,化身 “新农主播”:有的团队围在一起讨论农产品推介短视频的脚本,镜头里学员自带的莲子、蜂蜜等产品在精心构图下格外亮眼;有的在搭建简易直播间,从背景布置到灯光角度调整,只为呈现最佳效果;还有的对着镜头练习主播话术,从产品卖点介绍到与观众互动,一遍遍地打磨细节。陈老师则穿梭在各小组间,遇到操作难题当场指导,发现可优化之处及时点拨。
更贴心的是,培训还特别注重 “用数据说话”。每场直播结束后,学员们都会围坐在一起做 “复盘”:观看人数、互动率、转化率这些数据代表什么?脚本里哪段话观众停留最久?直播间布景是否需要调整?在数据的指引下,大家针对性地优化方案,主播的镜头感也在一次次练习中愈发自然。
学员们的学习劲头足,连老师都忍不住 “加码”。白天时间不够用,那就增设夜间辅导课,从剪辑软件的小技巧到直播突发情况的应对,知无不言、言无不尽。6 天的学习终有回响。6 个学习小组通过直播实战 PK,亮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。最终,冠、亚、季军团队脱颖而出,还有两名学员分别斩获 “最佳主播”“最佳拍摄剪辑” 奖项。
陈汉龙老师为获奖团队及个人颁奖
作为深耕乡村人才培育的重要阵地,三明市农业学校今年暑期已接连围绕农用无人机、新媒体营销两大领域,精准开展两期老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,以 “需求导向” 搭建技能提升平台。此次电商培训不仅让 55 名老区农人掌握了拍视频、做直播的 “新本领”,更以专业教学打通了农特产品 “从田间到云端” 的产销链路;而此前的农用无人机培训,则为农业生产注入科技动能,助力产业提质增效。学校通过 “实用技术 + 实战教学” 的模式,持续为老区培育懂技术、会经营、能创业的 “新农人” 队伍,为三明市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筑牢人才根基、注入持久动力。
撰稿:陈晨炜
图片:林欣、胡绍凯
编辑:揭淑荣
初审初校:张萧郁
复审复校:陈桂仙
终审终校:谢阳军